01.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南京赫尔辛基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简称“南赫学院”)是南京大学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共同建设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于2022年4月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南赫学院作为国内首个围绕大气科学专业,实施本、硕、博多层次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拥有南京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相应层次的学位授予权。南赫学院基于两校在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领域长达十余年的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依托两校在相关领域高度互补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进一步通过联合师资、联合培养、联合管理等机制,实现强强联手,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卓越学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学院将瞄准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拓展两校在传统大气科学领域的优势,聚焦大气科学与人工智能、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共同打造全新的、全尺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南赫学院已于2023年正式开始首批本、硕、博学生招生,并将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为主体开展培养。
02.办学优势 南京大学成立于1902年,是教育部直属的“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科的发源地,是我国大气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第五轮学科评估获得优异成绩,为我国气象、水利、环保和国防事业培养了7千余名优秀人才,包括13位两院院士。
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规模最大和专业设置最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有380余年历史,是欧洲高等教育的杰出代表,是芬兰最高学府。赫大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74,为芬兰培养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七位总统。在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领域,赫尔辛基大学享有世界声誉,是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全球顶级研究机构。
03.人才培养 南赫学院采用本-硕-博一体化、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本科生(大气科学)、硕士研究生(大气科学、资源与环境)、博士研究生(大气科学)培养,每年招生规模计划分别约为100、80、30人,在校生规模计划为680人。
南赫学院的学生将同时在南京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注册,注册后将享有与两校学生同样的教学资源、权益与义务等,符合学历学位授予条件的将同时获得南京大学与赫尔辛基大学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本科生教育 “4+0”全日制培养模式“拓宽基础、突出交叉、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国际视野”
南赫学院不以出国学习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前提条件,实行4+0培养模式。本科期间会有多种形式的出国学习和实践机会,包括海外暑期科研实践、大四海外毕设、海外科考、海外实习和国际学术交流等。出国学习交流费用可通过奖学金及专项资金等获得一定数量资助。
01.课程实验教学
课程实验教学超过30%,建设仿真模拟实验室展开数值实验教学,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实验室
02.国内外科考
国内野外科考、中芬国际科考和其他国际科考
03.国内外实践实习
国内产学研基地、国际组织和海外企业实践实习,科研训练计划
04.本科培养目标
依托两校优势学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塑造具有卓越学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
05.招生就业
学费:本科学费7.5万元/年。
本科毕业时满足两校毕业和学位条件的学生,将同时获得
(1)南京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2)南京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3)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士学位证书。证书与两所学校的本科学历学位证书相同。
南赫学院不以出国学习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前提条件,实行4+0培养模式。本科期间会有多种形式的出国学习和实践机会,包括海外暑期科研实践、大四海外毕设、海外科考、海外实习和国际学术交流等。出国学习交流费用可通过奖学金及专项资金等获得一定数量资助。
与南京大学其他学院一样,南赫学院每年的大一新生均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接受“寻根教育”,学校统一安排住宿。2023级本科生将于今年9月转至苏州校区学习生活。
就业:经过南赫学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将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学科交叉创新能力,同时中外两校证书也会大幅提升毕业生去国外顶尖大学继续深造、去全球国际化组织和公司任职的可能性。
根据南京大学大气科学本科毕业生数据来看,预计大部分南赫学院本科毕业生会申请到海外和国内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这部分占比可能达到75%。而选择就业的学生,主要去向为国家气象、水利、民航、电力、互联网等相关部门。